辦攝影大賽開地鐵專列,中醫藥文化傳播頻添“巧心思”
????從為中醫傳統手法“打CALL”的《同舟共濟》宣傳片,到畫風精美“干貨”滿滿的“海派中醫”地鐵專列,再到寓教于樂需要“再來一打”的中醫藥校園嘉年華……在摩登開放、人文薈萃的上海,傳統中醫藥正以繽紛有趣的方式,走近更多人的生活,走進更多人的心里。11月10日,一場由上海市中醫文獻館發起的攝影大賽出爐了最終獎項,在思南公館舉行的頒獎儀式現場,精心安排的系列活動,也讓到場觀眾感受到了中醫藥文化傳播中的“巧妙心思”。
????“看見,你的美”攝影大賽頒獎儀式在思南公館舉行。新華網嚴曉瑜 攝
????一場攝影比賽,詮釋中醫眼中之“美”
????這場由上海市中醫文獻館、上海市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分會、上海市中醫藥學會婦科分會聯合主辦的攝影大賽,主題為“看見,你的美”。中醫為何如此“跨界”?主題又為何如此選???上海市中醫文獻館中醫藥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肖蕓想說的不少。作為一名臨床女醫生,她更能體會女性患者的感受,“中年女性,尤其是圍絕經期的女性,一方面承擔著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還要面臨生理上的變化,非常不易;而女性成年后的很多疾病,與青春期的養護不當脫不開干系,治未病的干預期需要提前?!?/p>
????作為一位中醫藥文化傳播者,肖蕓希望將中醫理念與實用知識傳遞給更多人,引導大眾關注、關心、關愛女性?!懊啦粌H是外在,也來自于內心。當你身康體健,心態平和,積極樂觀,便會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神采奕奕的美,給身邊人帶來幸福感?!毙な|介紹,比賽要求參與者捕捉少女與母親美好互動的畫面,以此鼓勵大眾主動發現不同年齡、不同角色女性的美,引導大眾關注女性的身心健康。
????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東校中預(1)班的賈茗萱作為中醫傳統養生方法的直接受益人參與了此次攝影大賽樣片的拍攝,作為中醫“小粉絲”的她掌握了不少實用技法,“媽媽平時工作很忙,回家晚了也會幫我檢查作業,而我就幫她按摩,有時按著按著她就睡著了,我覺得那時的媽媽最美?!?/p>
????頒獎儀式當天,一等獎作品中的主人公之一、母親鮑令莓來到現場,與大伙分享了照片背后的故事?!爱敃r我和女兒正在吵架,朋友在一旁勸說,幾句話把我們逗樂了,我就趁機摟住女兒跟她和解。事后,朋友告訴我她覺得那個畫面很美好,就幫我們拍下來了?,F在看來,女兒其實也青春著我的青春?!?/p>
????一堂實用課程,盤活中醫文獻之“精”
????頒獎結束,實用的中醫課程“上線”。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主任醫師、海派中醫蔡氏婦科第八代傳人張婷婷就“青春期少女的中醫保健”現場開講。青春期到來,女孩子的身體和心理會發生哪些變化?隨之而來的小煩惱,家長和孩子應該如何面對?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大伙對青春期有了更為確切的了解。
????緊接著青春期中醫調養公益課的,是《芳香你的生活》。這是一項針對女性的精油保養而制訂的特色中醫課程,主講人肖蕓將各類精油帶至臺上,并邀請在座觀眾上臺互動:將精油滴于手心輕搓,兩手微合放于鼻前,再閉眼細嗅體會……體驗者一邊細細品味精油帶來的感受,一邊認真聽取中醫理論指導下的精油用法。今后,這樣的精油課程也將陸續開展,幫助更多人用簡單易行的中醫藥方法,獲得更快樂、更美好的生活體驗。
????肖蕓邀請觀眾上臺體驗精油妙用并進行講解。新華網嚴曉瑜 攝
????據悉,類似的中醫藥文化推廣課程已非首次開展。此前在上海市徐匯區高安路第一小學舉辦的“中醫藥校園嘉年華”活動中,上海市中醫文獻館就曾針對小學生制訂相應課程,帶領同學們識本草、做香囊;八月底開學前,該館又針對青春期常見問題,為上海市民辦華育中學的同學們上了一堂“預備課”;不久后,他們還將聯合寶山區相關單位,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傳授簡單又綜合的中醫技法,幫助他們更好地關愛父母、照顧自己。
????一輛地鐵專列,再探中醫推廣之“道”
????儀式場地旁,海派中醫駱氏婦科傳人駱春、蔡氏婦科傳人王海麗、朱氏婦科傳人王春艷等專家組團開展義診;場館外的思南公館小廣場上,入圍攝影大賽決賽的50幅作品正式向公眾展出,該展覽將一直持續至11月16日。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長賈楊介紹,該館作為“蔡氏婦科”流派傳承基地以及上海市科委科普項目立項機構,一直關注女性健康,重視中醫藥科普,此次“看見,你的美”攝影大賽是該館探索中醫藥文化傳播的一次新嘗試。此前,上海市中醫文獻館就曾進行過多次有效探索。去年9月,以“跨時代,傳遞愛”“小手法,大未來”為主題的中醫科普知識融入上海地鐵2號線與10號線,兩條“海派中醫”地鐵專列開行60天,廣受關注與好評。不久后,如此“干貨滿滿”的專列將于上海地鐵2號線再現,并與“看見,你的美”攝影大賽前后呼應,“我們會將中醫有關女性的身心養護知識,以圖文并茂、淺顯易懂的方式在地鐵車廂中呈現,目前展出的50幅入圍作品也將出現在部分站點燈箱?!?/p>
????2017年開行的“海派中醫”地鐵專列內景。新華網發
????賈楊表示,中醫文獻不能停留在書架上或是僅供學者研究,而是需要將其作用惠及百姓,讓寶貴的智慧成果“活”起來,在他看來,最好的橋梁就是文化傳播。在此過程中,不僅要告訴大眾如何養生看病,更重要的是傳播中醫健康理念,引導大家正確看待生命、看待生活、看待世界?!斑@次的攝影大賽,我們收到了很多來自外地的投稿,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與鼓勵,讓我們感覺到中醫健康理念是可以影響大家的生活的,與此同時,也給我們的中醫藥文化傳播帶來了更多機會與挑戰?!?/p>